行业新闻
四川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首单在隆昌诞生,开拓“四川造”出海新路径
   6月4日,“协同发展新机制产业出海新通道——四川省贸易新业态现场会暨市场采购贸易隆昌出口首单仪式”在内江隆昌市举行,鼓励企业利用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外向型贸易,为“四川造”产品拓展境外市场提供新路径,发掘全省外贸发展新机遇、新增量。
 
  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佘骥表示,“我们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贸易革命中占据先机、提出对策,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擦亮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的金字招牌,由点成面、积厚成势,在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成都市金牛区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两年来市场采购发展成效、投资环境及国际商贸城功能区资源禀赋,发布了市场采购贸易市(州)合作机制,金牛区与隆昌市、青白江区签署了区域合作协议,金牛区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与宜宾市商务局、达州市商务局签署了合作协议,市场采购贸易在川发展迈出新的一步,“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宜宾、达州、眉山等市(州)商务部门和相关企业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现场会,对市场采购贸易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明确了各市(州)合作机制,隆昌首单为市(州)合作打了样板,树立了典范,将更大的激发各市州及企业参与市场采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下一步,各市(州)将进一步与金牛区展开合作,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打造外贸新业态共同体,借势“一带一路”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共同为“四川造”出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年多来,在国家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省商务厅、成都海关、省政府口岸物流办、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外汇管理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金牛区积极探索市场采购发展新路径,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目前,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已与中欧协会、俄罗斯四川商会、德中商会、美国川渝总商会、泰国商会等商业协会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往来。市采现有企业在欧洲、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也已建立以海外仓为核心的全球营销体系。截至2021年5月31日,累计完成报关出口79.64亿元人民币,商品出口到全球45个国家。
 
  成都市景鸿翔贸易有限公司就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中尝到了甜头。“以前我们做出口走的是一般贸易,产品有多个品类就要填写多个不同的报关单,非常麻烦。”总经理刘刚介绍,“现在将产品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是按大类简化报关,且出口商品增值税免征不退,大幅降低了出口产品成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