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贸易物联网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8-68098009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趋势
官宣“第四极”,四川交通以12个项目瞄准“十四五”
 [打印]添加时间:2021-04-02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242
 “四川迎来了大发展的机会,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成渝双城经济圈首次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成为重要‘一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到,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是四川交通的大发展时期。”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罗佳明在3月6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说道。

抓机会 围绕交通“第四极”提出3点建议

“在以前的规划中,都没有提过四川是一个‘极’,过去交通的‘极’就是北京、上海和广州,但这一次成渝双城经济圈提出来以后,在国家的战略规划上,四川成为了‘极’。”为了抓住这次发展机会,罗佳明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建议国家加大对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罗佳明认为,对于四川,铁路是短板,但是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铁路建设、四川打通内陆通道的建设放到了重要位置,成南万铁路、成渝中线铁路都进入了国家的铁路网规划序列。从高速公路来讲,四川高速现在全国暂排第三,农村公路里程数,国省干道都在全国排第一,四川具有巨大的潜力。

另外,建议国家同步推动川藏铁路的配套公路的建设。“因为川藏铁路的修建要四年时间,配套公路的建设也应该跟上。”罗佳明说。

第三,建议国家要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总书记要求要把公路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罗佳明说,“前两年,我们提前完成了两通目标,不管是农村公路的建设,还是通乡公路特色的建设,我们都完成很好,未来更应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找差距 缺乏时速350公里高铁直达“3极”

党中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成渝地区带来历史性战略机遇。《建议》提出,目前,四川60%以上的客流货流集中在川渝之间,成渝地区交通发展基础良好、潜力巨大、需求旺盛,但对标国内外主要城市群仍存在较大差距。那么,差距具体表现在哪儿?

围绕“差距”,罗佳明介绍了公路、航运、铁路、机场等多方面发展现状:

在高速路方面,成渝双核间“一轴三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川渝共同规划的25个高速公路通道建成13个,但通道运能和效率仍需提升,成渝、成遂、遂渝等高速公路日趋饱和;

在航运方面,长江川境段常年仅能通行千吨级船舶,三峡船闸能力瓶颈导致拥堵常态化并日益加剧;

在铁路方面,川渝地区多向出川出渝通道仍然不畅,缺乏直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川藏、川青等铁路和高速公路尚未打通,南向、东向铁路货运通道“老”、“旧”、“绕”;

在机场方面,成都双流机场国际航线占比和货邮吞吐量偏低。

就成都极核而言,多层次交通网初步形成,但仍未实现成德眉资同城同网,跨城通勤不便捷;川东北和渝东北地区则缺乏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遂资眉—成安渝高速乐至互通

纳规划 12个项目瞄准“十四五”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四川代表团建议,进一步加大规划支持力度,希望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 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同时,在“十四五”规划中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倾斜。

支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项目包括:成都天府站至朝阳湖铁路(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线)、宜宾至西昌至攀枝花高铁、成都外环铁路、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达州至万州铁路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宜宾至新市、成都至重庆扩容、遂宁至重庆扩容、成都经都江堰至汶川扩容等高速公路,以及长江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整治、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等。

而日前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集群,恰与四川团的建议不谋而合。在做强成渝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具体举措方面,《建议》细化为:支持万达开、泸宜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庆—广安、遂宁—潼南、内江—大足等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罗佳明表示,上述举措旨在完善枢纽场站集疏运体系,提升对外开放通道能力,推动川渝两地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互补和协同联动。

▲G8515荣泸高速公路

促融合 打造巴蜀文化精品路线

在高德地图联合支付宝推出的全国高速特色服务区榜单上,以大熊猫为主题元素的四川“天全服务区”排名全国三甲,处处熊猫元素创意十足,堪比5A景区。

在这里,“318此生必驾”打卡点人流如织,大型商业综合体引来十多个知名品牌,加油站和充电站满足车主不同能源需求……

打造全国首座“熊猫主题文化服务区”,只是四川“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试点,没想到却在这个春运火了。“实际上,交通+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仍不足,服务区+路衍经济还未形成规模和品牌。”罗佳明说道,交通与文旅融合发展,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同为四川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

看好“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四川代表团则建议,依托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支持川渝毗邻地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快进”、“慢游”交旅融合精品路线。

下好“先手棋” 支持成德眉资交通同城化

3月3日,成德眉资同城化又传好消息,根据当天签署的《简雁乐—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合作协议》,三地将以成都东西城市轴线及其延长线(资简段、乐简段)为主干,织密交通路网,着力打造成渝中部都市近郊旅游目的地。

关于成德眉资同城化,四川代表团聚焦的是共建现代物流体系,建议打造品牌高铁货运线路,支持创建全国首个物流数字平台,建设成德眉资1小时配送服务圈,构筑以成都为引擎、带动德眉资绵遂雅乐7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新格局。

对此,罗佳明解释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强核”。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功能,下好成德眉资交通同城化发展“先手棋”,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同网”,做强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支撑引领成渝地区唱好“双城记”。